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3/4页)
悲壮散去,她又开始迟疑。在听完苏徽这一番话之后,她缄默许久,是在认真的斟酌取舍。 回到夏朝继续凶险的权位之争,她很有可能会死,就算侥幸熬过了这一劫坐稳了皇位,在未来的道路上也还是会有数不尽的危险。她见过自己的未来的,成百上千个结局,无一善终。 留在眼下她所处的这个时代她能获得她一直渴望的安全与平静,更何况她也喜欢这个时代,她在夏朝苦苦追寻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唾手可得。此外她还可以和苏徽长久的在一起,不必再因为种种缘故分开。 可是她迟迟不能点头,心里烦乱不堪。 苏徽也知道这样的大事没法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因此他匆匆挪开了目光看向了窗外的人造白云,佯作是在欣赏天晴日朗的风光。 “刚才我问你愿不愿意留下,只是对未来的一种假设而已。”苏徽不想给她造成心理压力,于是这样说道:“你放心我的想法和之前相比没有改变。如果你坚持要回去,并且做好了保护好自己的准备的话,那我就陪你回去。留在二十三世纪什么的……还是太不现实了。”他苦笑了一下,不说别的,时空排异的问题都还未被解决呢。 不过,若是这一问题真能被额解决,而到时候嘉禾还是想要回到夏朝,那么,他长期定居在夏朝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说之前他还对这一问题有所犹豫,在经历过李世安之乱后,他的心态又一次悄然变化。夏朝生活条件恶劣、文明开化程度不高、他没有亲朋好友孑然一身等等都是他不愿留在夏朝的原因,可是这一切的理由,都抵不过他对她的担心。 嘉禾走得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稍有不慎或许就会坠入深渊。上一次他只是暂时离开了一段时间,北京城的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京官大批获罪、李世安南下、杜银钗被挟持,这些都让他后怕不已。他害怕自己重蹈另一个苏徽的覆辙,失去之后再难挽回,所以他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不要再与嘉禾分开。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现阶段的他在脑子里的设想而已,只要时空排异的机制仍然生效,他们就注定了还是两个不同时空的人,没办法走到一起。 端和八年,腊月中旬。 荣靖的军队在这时已至天津。 她的行军速度算是不慢,但好像仍是回来迟了,等到她赶回京畿救驾的时候,李世安已经占据了北京城,而她的妹妹也下落不明。 许多人都认为女皇周嘉禾应当是死了。什么所谓的“太.祖皇帝显灵”之类的传言蒙骗一下庶民尚可,却骗不了荣靖身边那些狡猾得像是狐狸一般的谋臣,他们一个个的都认为嘉禾必然是被李世安杀害,只是李世安为了不担上骂名,所以谎称是先帝的魂灵带走了嘉禾。 荣靖不相信自己的妹妹是真的死了,她听了传闻中对于当时泰陵情况的描述,严重怀疑自己妹妹的失踪又是那个小子捣的鬼。 但这些猜测荣靖不方便告诉自己的谋臣,如果她说自己妹妹绝对活着,只是八成被某个来自未来的人带走了——这荒诞程度比起“太.祖显灵”还要更胜一筹。 因此当这些谋士们劝她继承妹妹的皇位,在天津登基之时,荣靖总是一口拒绝。 谋士们不能理解主公一向爱权,为何这时却对玉玺金座避之如蛇蝎,只好进一步的劝说,说如今荣靖不抓住机会,京城的李世安就一定会拥立周福寿登基。这种事情如果让周福寿抢得了先机,在名分大义上他们就失了主动权。 眼下李世安与荣靖出于对峙的状态。荣靖占据天津,李世安盘踞京城。而在荣靖身后,李世安的女儿又率领着一支军队与郑牧僵持着。 李世安近乎于孤身入京,京中可供他操控的兵力大部分是来自于被他策反的武官以及在他挟持了杜银钗之后,原本掌控在杜银钗手中的禁军。 从兵力上来说,李世安比不过荣靖,荣靖手中的兵马虽然也不算多,但却是三大营的精锐。此外她还占据了天津。天津城等同于是火.器、船舰的贮藏地,当初嘉禾将船场与火.器.厂放到京城之外,为的就是防备内乱。李世安在夺下京师之后,也曾派兵前去天津想要接管武库,可惜天津这三年来由嘉禾直接管理,无论是湫庄还是船场的官吏都直属于女皇,即便李世安带着皇太后的命令去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