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大好事儿 (第1/2页)
有陈郁晨一路开绿灯,设备刚进厂,关于青青子衿食品厂的各项许可证,就已经落实到位了。 贾达空也跟着设备一同到了食品厂,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指导。 辣条的制作并不算太过复杂,以新鲜豆皮或机器制作牛筋面作为原材料,加上例如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等必不可少的调料,就可以制成。 田宇和伟国等人,通过多次尝试后,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 确定机器能够投入生产后,田宇不但将刚刚出院的啸天拖了出来,还求援李嘉慧从湘大找了好几位财会专业的同学,负责财务工作。 对江村拥有大量闲置劳动力,田宇跟对江村的李村长以及张干事一沟通。 刚挂上招工的横幅,热情的村民们差点没把食品厂的门槛都给踩破。 青青子衿食品厂就此,正式投入生产。 投产一周,即便有陈郁晨亲自站台,可由于田宇禁止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导致青青子衿的产品,在新源县的销量也不是很好。 而且有刘家在,除了新源县以外,其他的地方青青子衿的产品根本就铺不开。 整整一个礼拜下来,除去成本和人工运输等费用,食品厂基本上没赚钱。 为此,已经被田宇委任为食品厂厂主的啸天,满面愁容。 厂长办公室内,铁制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 啸天挠着头,有些苦恼地说道:“哥,咱口感没优势,光是新源县的市场都打不开啊!” 田宇摇摇头回道:“口感的问题不急,回头我会组织专业人士调试配方,可以加大成本,但各类化学添加剂,我们绝对不能用。” 田宇始终坚信,做企业,尤其是食品行业,最重要的就是有良心有良知。 他可以接受薄利多销也可以加大技术投资,但对于那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添加剂,绝对是零容忍! “大哥,现在市面上辣条普遍就是五毛一块的售价,咱用的真材实料,成本核算下来本来就没利润了,还加大产品投入呢?” “更何况,你看哪个做辣条的还不用添加剂啊,你口感都不行,再怎么营销也没用啊!” 自从得知自己要被派到食品厂来,啸天疯狂恶补相关理论知识。 每次碰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时,啸天还会打电话向莫小甜请教。 连莫小甜都开玩笑说,应该让啸天补个拜师仪式了。 所以,有了一定了解的啸天,一听到田宇还打算加大投入,也有些着急了。 “该花的钱,不能省!你只管保质保量的生产,其他的问题我会去解决的。” “那行吧!” 对田宇始终保持无条件信任,并且已经亲眼看到一次次奇迹出现的啸天,最终还是选择顶住压力。 05年的苏丹红事件,让田宇记忆犹新。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安全也会愈发重视。 而田宇想做的,就是一家以卫生健康为主打的食品企业。 并且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初步计划。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通过李嘉慧莫小甜等人的帮助,打响进军食品行业的第一枪了。 想到就要做到,没有犹豫没有徘徊,田宇掏出手机就拨通了李嘉慧的电话。 “喂,阿宇,怎么啦?” 清脆的女声从电话那头传来,周边的环境有些吵,不用猜田宇也知道,对方这会儿又守在店里呢。 自从整垮了大卖场以后,青青子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