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42) (第2/3页)
则看向旁观的青年。 可方舟只是从帮他排除了错误选项的诺亚几人身上收回视线,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转头张望室内摆设。 金秋时节,枝叶凋零,瓶里插根光秃秃的树枝很是寻常。 方舟走到角落,掏出秃枝,便有桂香扑鼻。 秋天桂花正当季,放一根秃枝便有了几分异常。 再观一旁菊花,两两、两两错落摆了几层交汇于底层只见一盆菊花、一颗苹果。 桂花枝干。 菊花苹果。 方舟低喃着,插回桂枝。 视线在探出浑圆瓶口扭成2形的分叉桂枝上一顿,再扫见菊花盆栽相连而凑成的V形,忽而目光深凝。 他低头比对下腕表,明白了什么。 这才抬头端详旁边墙上悬挂的四幅画卷。 这画得都是什么奇形怪状的玩意? 红魔凑过来还没站稳,蒋逊立马目光扫来,他识趣地后退几步,与方舟拉开一米距离,才再次看向画卷。 只见第一幅就画了条人鱼。 但不是童话里人头鱼身的美人鱼,而是鱼头人身。 右旁留字:少室之山,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Ti鱼,状如盩蜼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山海经中次七经》 再来是卷山中风景图。 山里茂树林立,有冠如华盖的苍劲绿木,结着茧形果实,郁郁葱葱很是显眼,但却被遮挡在背后,占据画卷主位的反而是一颗不起眼的绿树,结着零星红色浆果。 旁边配字:大时之山,上多豰、柞。《山海经西山经》 第三幅图绘着一只鸟。 有字曰: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山海经南山经》 第四幅画里是一位下肢长得很奇怪的人。 旁有言:北海之内,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已下有毛,马蹄,善走。《山海经海内经》 Ti鱼。 豰木、柞木。 灌灌。 钉灵国人。 方舟依次从画卷前走过,突然顿下脚步。 原来如此。 第50章 学府之霸道黑签 原来什么? 对汉语不甚精通的红魔满眼懵逼,四下张望。 学渣蒋逊与双胞胎、薇薇皆是同款茫然。 唯有这段时间恶补国文、背下整部成语词典的李杰恍悟。 Ti豰灌钉、醍醐灌顶,这是藏头与谐音。成语大概是指:灌输智慧,使人茅塞顿开、升华到新层次的意思。 五人十眼恍悟点头,齐道:然后呢? 然后就提起壶,浇灌头顶。 方舟适时出声,示意画旁角落花瓶。 观形:瓶口的圆形对应蒲团,形似2的桂枝是跪下的人。观意:桂花枝干,桂枝,意为跪直。跪下的跪,挺直的直。提示已经很多了。 方舟再指向旁边花架。 再来,苹果与菊花,照旧是藏头取意:平举、举平。花盆连在一起是V形,一边垂直,一边倾斜,约呈四十五度左右,如果套用表盘走针,大概是七八秒钟,也可能是分钟。 你的意思是,要跪直,平举茶杯,到一定时间? 李杰说完,红魔连忙叫了两声等等,听得有些懵。 那提壶灌顶呢?提壶灌顶在哪儿?是要举杯,还是提壶?还是先举杯,后去提壶,或者是一手举杯一手提壶? 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李杰让废话颇多的红魔先闭嘴,深深看了方舟一眼,道:你不像是会多管闲事的人,突然这么好心帮我们过关,别是有什么 后面的揣测在吱嘎响起的风声里戛然而止。 诺亚几人看向突然打开的门外,空空如也。 刚才刮风了? 红魔探头探脑,没发现人影跑过的踪迹,充当木头人的苏承眸色微动,立刻看向方舟,发现一缕风刮起他的衣角,带起阵阵起伏。 方舟轻抚两下,再次把隐形的大家伙推向门外,这才看向李杰。 倒不在意言语间的冒犯,坦然回道:我不喜欢欠人情。 一句话,简单明了,不留一丝遐想的余地。 刚刚收到书的蒋逊面露沮丧。 方舟却没心思管旁人的情绪变化,转身出了门,在苏承跟上来前,回首丢下一句:我去外面酒楼里解决一下生理问题,你帮我看一下他们试验方法的情况。 苏承停下,倒也不怕方舟跑掉。 走出正堂,方舟瞥了眼撂蹄子的马一样发脾气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