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2) (第1/3页)
有相熟的人喊了王二叔一声。 老王啊,你这哪搞的船? 王二叔从船上探出头,掩饰不住一脸的喜色。 不是我的船,是我家大侄子的。 他刚在和刘彭生的博弈中夺下一程,现在心情正好,见人也有笑脸了。 你们来等船? 是呐。 那熟人笑道。 快进港了,你不下来看看?这回说是从公海回来的,怎么不能有点东西? 哦,不了,家里的娃开船出去耍,搞了点货。 那人听了也没在意。 他们这些做海鲜生意的,家里谁没点儿渔船关系? 但小船比不得大船,自家出海是能独占渔获,但也未必真能捞到啥,赵三姐是发达渔业公司谢老板的亲戚,老王估计是知难而退了。 正这时候,悠长的汽笛声响起,大船进港了,码头上的人群开始涌动。 来了来了! 众所期待的大船停靠在十一号码头,货仓打开,整箱整箱的海货展露在人前。 别说,谢老板这新船就是不一样,这次带回来的海虾和带鱼品相都挺好,量也不少哩。 有人笑着夸道。 但也有人私底下偷偷撇嘴。 这么大一艘船,出去就带回这点儿东西,海虾带鱼能卖多少?怕是油钱都不够。 这次收获不少,一批好货直接在海城和天城就给订走了,那边的老板出价高,出手大方,还剩这些余货,差不多开价就出了。 船老板笑得略得意。 他搭上了天城和海市那边的关系,南城这点子小生意就有些看不上眼了,也不怕人挑理。 众人恍然,有些失望。 原来不是没有好货,而是好货在半路就给人截胡了。 不过也是没办法,现在的人都喜欢吃海味,也愿意在高档海鲜上花银子。天城和海市都是超一线大城市,那边的行情肯定更高,谁还能放着钱不赚呢? 轮到南城,剩下些小货就很不错了。 道理都明白,但感情上难以接受。 南城靠海,自古以来就是海味集散地。南城百姓喜好海鲜,也擅做海鲜,流传千年的南城食单,上面记载的全海宴,至今仍被美食家津津乐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南城竟然也收不到好材料了? 虽说谢老板的带鱼品相不错,可这些都是远洋带鱼,肉质比不得本地带鱼细腻鲜美,除了走量批发,没什么赚头。 但有总比没有强,现在可是海鲜淡季 正犹豫中,隔壁十码头却忽然热闹了起来。 只见王二叔指挥着一辆货车靠到船下,他媳妇带着店铺伙计全员到齐,正喜滋滋地从破船上往下搬箱子。 箱子就是海鲜市场最常见的泡沫箱,里面也不知道装了什么,数量竟然还不少。 二嫂,你家装的这都是什么啊?! 有相熟的人笑着打探道。 王二婶是个爽利人,也不掖着藏着,大喇喇地掀开了盖子。 上的鲜货哩!来,自己看。 那人也没当回事,笑眯眯地走过去望了一眼,瞬间抽了一口凉气。 嗬! 这大海蟹、大花蛤、大元贝、大扇贝,还有活蹦乱跳的鲳鱼,有阵子没在东浦项码头看到过这种品质的鲜货了! 没想到这王家夫妻俩不吭声不吭气的,竟然淘到了这些好物! 王老板,你你这这哪来的啊?! 王二叔嘿嘿一笑,十分沉醉于一夜暴富的爽感。 虽然他没能力把自己看中的货都吃下,可小陆船上他是头一批,其他人都得捡他挑剩下的! 刘彭生那老小子财大气粗他比不了,可在今天的东浦项市场,他敢说没人比他手里的东西更硬! 王二叔心中舒爽,也不吝替秦陆再做一波广告。 从我大侄子船上买的嘞,都是刚出海回来的,还有不少好东西呢,货真价实,有兴趣的可以上船看看呀! 他话音刚落,船下的何二癞子就嗤笑一声,特意放大了音量。 看什么看啊,人家都说了是一家人,有好东西能留给你么? 就两个小毛孩子,别不是打别人家里顺来的,过后还得让人追着要回去! 何二癞子的话如一盆冷水,让许多心痒的人打了退堂鼓。 南城靠海,海边有不少养殖基地,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有人偷基地鱼虾的事,沾上刑事案件很麻烦。 何况现在不是渔期,谢老板的大船去外海都捞不到这些,他们这是哪来的? 正将信将疑的时候,从船上又下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