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贾敏很嚣张_27 (第3/3页)
神佛,更加信了林家大爷乃是菩萨转世的传言。 要说为何林家庄子粮食产量高出许多,乃因林家去岁买的皆是受过灾的良田。原主怕再受水灾,颗粒无收,加之林家出价公道,便卖与林家另寻产业购置。 河水中物质丰富,其中作物成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极其丰富,刚刚受过水灾的田地,便像数百年后,施过化肥的田地一般,高产不足为奇。其实这些田地微凉元素耗尽之后会逐年减产,和一般良田产量差不多。只当时的人并不懂这些,只知道得了林家大爷摸过的良种,便产出了从未见过的产量,更加深信了菩萨转世之说。 林家又承诺三年不收租子,佃户欣喜之余,各家出些钱财集到一处,打了一块牌匾,又给林硕备了礼物敲锣打鼓的送来。 贾敏孕中受不得喧嚣,管家收了礼物,又说了一遍太太孕中不宜吵闹,还请各位老乡先回。老乡的好意自己代老爷太太谢过,老爷外出巡视回来一定亲告诉老爷,让老爷知道大家的心意。 众村民听了,心满意足而去。 其中一个笑道:“年初林家大爷来分发种子,我就祝福林太太给小神仙生个弟弟呢,看我说得多准,林太太这一胎必是个哥儿。” 又被几个村民打趣不要脸,人家林知府菩萨样人家,自然多子多福,跟你又什么干系?闭上你的乌鸦嘴,人家林太太依然会得大有造化的哥儿。 江南之地,忙过夏收还能种一季晚稻,等到秋天又是一次收获,各处百姓得了丰收,日子有了盼头,干活自然有劲头,便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夏种之中,自是不提。 过了中秋,林硕便满了三周岁,夫妻两个为了给林硕寻个先生,又忙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铺垫一把了缘大师,想了一下,红楼十二钗最有可能脱离悲剧命运的就是妙玉。后来妙玉的师傅圆寂,妙玉才悲剧了。所以我设定了缘可以和一僧一道对抗一下哈。 然后,呆霸王和柳二爷都要出生啦,柳二爷生日安排在林二哥生日后第二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吧,谁叫柳湘莲招桃花呢?那个有没有谁知道柳湘莲为什么叫柳二郎啊,我把他安排成柳大爷了。 鉴于林弟弟呼声高,下午开始修改后半部分大纲,加上林弟弟了。 北静王加的牛婆娘这次怀孕只是巧合,后面敏敏怀孕,她不会坏了。当然她的二胎以后会有一丢丢戏份。 第34章 12.15|| 林硕乃林家嫡长子,寻先生自然要挑最好的,忙完夏汛,林如海就对这事留了意。打听了许久,方请到一位姓李的先生。 李先生也是江南人士,进士及第出身,只不惯官场风气被人弹劾,上次圣人起复旧员,多少落马官员都寻了门路官复原职,这位李先生却生得性子中三分固执,七分傲气,并不为所动。 甄家听说李先生才学,欲聘其为甄家长子的西席,李先生看不惯甄家作风,只是不肯。甄应嘉在金陵呼风唤雨,哪里容得一个被弹劾的官员这样拒绝。他虽不曾明着出面,李先生却因此没少受排挤。 李家本有田庄布庄收入,一家子度日十分足够。自从得罪甄家之后,十天八日总有要讨好甄应嘉的人上前作乱,不是诬赖在他家铺子卖的衣料是次品,就是有地痞无赖到庄子上糟蹋庄稼。搞得掌柜、桩头、佃户都苦不堪言。 偏李先生是个宁折不弯的性格,便越是这样,越发不肯屈就。去岁李家的庄子就遭了水灾,林如海以极公道的价格买下来,又礼贤下士两次,亲去请李先生,他才动了意。 原来,李先生在任上受了上司诬告,心中就对官官相卫十分不齿,对官员存了些偏见。若不是林如海到任,亲自上河堤督工,四处巡查,带领百姓躲过今岁水患,又置办田地赁给灾民,三年不收租子,他心中偏见依旧难以消除。 今见林如海和一般官员不同,方才应了到林家坐馆之事。谁知林硕十分睿智,一番施教下来,让李先生爱不释手,恨不能把一腔学问全交给他。 自李先生到林家坐馆之后,李家产业也再无人骚扰取闹,李太太一面感激林家,一面怪李先生偏见太过,如果不是林大人性好,亲自两次相邀,只来一次被拒就另请高明,家中只怕以后度日都要日渐艰难。李先生讪笑一回道:以后自己把一腔学问全交给林家公子,报答恩情罢了。李太太听了十分满意。 秋收过后,林如海照例组织民众对夏汛时大水冲过的河堤进行排查,薄弱处进行加固。因为去岁的工事做得好,今岁工程倒是不大。加之百姓从加固河防中得了天大的好处,个个干劲十足,上工十分积极,趁枯水期加固完成,冬月只过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