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2/2页)
由。银子现在舅妈手中,舅舅拿钱来赎我吧。” 先礼后兵,要是董贤能振“夫纲”,从马氏手里拿回银子赎她,那么她就不再计较,以后与董家一刀两断;如果董贤……那么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了。 六百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但董贤毕竟是读书人,讲究一个风骨,将名声看得比钱还是重些,当下答应:“好,我取了银子就来赎你。” “什么时候?” 万一马氏耍泼不肯给钱,董贤跟她折腾一年半载的,然后赎人的事情大概就是无限可能拖延下去了。 卢青桑撸起袖子,手臂上有个烫伤的疤痕,这是她做饭时不慎所烫伤,正好拿来给董贤卖惨,“舅舅,我在这里日子过得不好,你要尽快来赎我,咱们以三日为期。” “这么急?” “舅舅,我毕竟姓卢,不姓董,卢家在蜀地还有族人呢,不知道这种舅母私卖外甥女的事情官学里的人是怎么看的,还有官府管不管这样的事?我本就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拼的一把,大不了就是一个死,还望舅舅你好好想清楚。” 卢青桑一双冷泠泠的眼睛就这么望着董贤,董贤打了个寒颤,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过外甥女,记忆中柔顺寡言的小姑娘怎么变成这副伶牙俐齿的模样? “好,我答应。” “那么,我送舅舅出门吧。” 董贤走后,卢青桑撑着下巴陷入沉思。 她刚才的威胁董贤应该听懂了吧? 最好尽快拿了六百两银子来给她赎身,从此她与董家两讫,再无瓜葛。 她就是个普通人,只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易焦今日办完了事情回家吃午饭,就看见卢青桑一个人闷闷地坐着。 他问余妈:“她怎么了?” 余妈道:“她舅舅来了一趟,没说拿银子来赎她,卢姑娘逼着她舅舅回去拿钱呢。你说她舅舅看着像个读书人的样子,穿的也过得去,怎么就……” “余妈,你不知道,有些读书人满口仁义礼信,实际上做出的事情更让人不齿。” 现在朝堂上一手遮天的那位大人不就是吗? 进士出身,儒学大家,当初人人夸赞的人,变成今日人人都骂的奸宦。 大人为什么从北镇抚司出来,也与那位大人有关。 易焦叹了口气,不欲与余妈多说,只是道:“我去做午饭。” 卢青桑突然站起来,道:“我来!” 午饭不同于晚饭,最主要是方便、快捷。 她做了一道海鲜疙瘩汤。 鸡汤做汤底,加入新鲜的蛤蜊肉、大虾,将面疙瘩洒进去,加上盐、胡椒,面疙瘩煮熟了,撒上葱花就可以起锅。一刻钟搞定,名副其实的快手菜。 余妈赞不绝口:“卢姑娘可以去开店了!” 开店的话只凭这点手艺肯定是不行了。不过余妈的话倒是提醒了卢青桑,她得开始干正事了。 吃过饭她就去街上置办家伙,米面油肉,锅碗瓢盆,炉炭,还去木匠铺子卖了一条长凳,忙忙碌碌直到晚上。 幸好有当初那位秦夫人给的小金钗,拿去当铺换了七两银子,再加上卖荠菜的那一钱银子,共计七两一钱,她全部的家当,置办东西花了一两多,剩下的卢青桑好好收在屋里。 现在裴家的一日三餐都由卢青桑接手,裴琰原本打算按照余妈的标准,每个月给卢青桑一两银子作为报酬。 被她给拒绝了,理由是她在裴家白吃白住再拿银子实在不像话。 最后与裴琰达成协议,她暂时住在裴家,负责一日三餐,厨房可以随便使用。这对卢青桑来说已经非常好了,要知道她去外面租房子,最便宜也要一两银子一个月,而且还不一定安全。 算起来她还是占了裴琰的便宜,但是万事开头难,暂时困难不得已,只能等先挣到钱再说。 京漂族的悲哀,解决了住房问题才能后顾无忧。 吃过晚饭,卢青桑就在厨房里鼓捣,余妈去看了好几次,问要不要帮忙,卢青桑笑道:“不用,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她把米和红豆浸泡起来,切肉丁、香菇碎,剥出蛤蜊肉、虾仁等,一直忙活到了二更。 裴琰从书房出来见厨房里还亮着灯,易晃道:“想来卢姑娘还在里面忙。大人,要不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