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3节 (第1/3页)
这个国家盛行巫祝,就算是灭亡了,世人仍旧说有朝一日,他们会从地府借出一支强大的阴兵,让世间沦为人骨炼狱。 燕国公不信鬼神,只当是无稽之谈,但如今琳琅还在他们的手上,这就不得不令他起了忌惮的心。 忽然听见有人说,“方才本官在鹿门街的茶楼饮茶时,见下头喧闹,一个妇人被一群大汉套了袋子直接掠走,本官听到,那些家仆都在喊,国公夫人。” 燕国公立即成了视线的重心。 这个人是他的对头,也是昔日领兵作战的兄弟,赐封荆国公。 但燕国公始终压他一头,平常百官也是以燕国公为首,荆国公嫉恨不已,两人也渐渐分道扬镳,泾渭分明站成了朝廷的对立阵营。 荆国公这话一出来,众人的目光闪烁,有了异样的意思。 传闻燕国公的夫人有倾国之貌,见过她的人都不住赞叹水佩风裳,宛如洛神清姿。众人并不觉得夸大,如若不是这样,怎能令燕国公这样的枭雄人物为她折腰,甚至在宫宴上为她当场讨要奇珍贡品? 官员队列中,李父抬起头,目光冷冷看向荆国公。 荆国公内心一凛,差点忘记了那夫人还是李家的掌上明珠。这李家书香门第,又是簪缨世族,李家的老太爷曾做过先帝的太傅,这朝中的大臣,很多是承了李家的桃李香火。 于是荆国公保持了缄默。 但他之前抛出的风浪可没这么容易停息。 朝廷虽然遍布着燕国公的势力,但总有几个是忧国忧民的,悍不畏死的,一个年老的谏官就说,“妇人之命,本就无足轻重,狄人用三城相换,无疑是异想天开!陛下,臣以为,无需小题大做,自乱阵脚。” 谏官又对燕国公劝诫,“那北狄人每进一城,奸杀掳掠,无恶不做。国公夫人落到他们的手上,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大人还是快快写一份休书过去,免得不贞不洁的妇人污了贵府门庭——” “唰!” 陡然间,变故突生。 那酸儒老谏官的帽子被一柄细长的雁翎刀穿过,铮铮钉在了红漆木柱上,刀锋仍有余威,在空中剧烈颤动着。谏官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头上的白发削去了三分,秃得极其可笑。 众臣骇然避退。 一袭朱纱红袍、着赤鳞长靴的俊美青年龙骧虎步走进,他的眸子狭细而凌厉,透着令人肝胆俱裂的寒意,每一个被他扫过的人,都觉得双眼疼得厉害,仿佛刺入了染血的刀刃。 “谁再敢污蔑我国公府的夫人——就如此刀!就如此人!燕昭烈言出必行,各位赐教还请趁早!” 李尽雪跟在他身后,啧了一声,扶起了老谏官,众人以为他会说几句安抚的话,结果这家伙更嚣张,“哎呀呀,老人家,你这又是何苦呢?既然看不起女人,干脆把家里的七八房妻妾散了就是,你说你年纪都这么大了,喝再多的虎鞭酒,恐怕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万一得了个马上风,那可如何是好?” 老谏官气得脸皮发抖,“你这黄口小儿——” 燕昭烈漠然地说,“不如这样好了,本指挥使看老先生有三寸不烂之舌,应当能效仿圣人游说,让北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尽雪,你且送老先生去北狄营帐,就说这是大庆的圣人之师,要渡他们去金光彼岸!” 他唇边浮现冷笑,“若是完不成这游说任务,老先生也不必回来了,佛说,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既然无颜愧对,以死谢罪就好!” 对方被他说得直接气晕过去。 一时间朝堂上下,鸦雀无声。 连御医都不敢唤来。 “胡闹什么?” 燕国公轻轻扔下了一句,想要息事宁人,“退下,别丢人现眼。” 众臣憋屈着不说话。父亲是一品大臣,摄理朝政,辅佐君王,儿子是三品京司指挥使,统管京卫御备。这对父子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偏偏都是身居要职的显赫高官。 不说一手遮天,但起码,这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