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节 (第2/3页)
。 花折看了看黄历,今日是九月十三,已经入了深秋,太原城内的树叶铺了地上厚厚一层,萧瑟的秋风卷起黄叶,平添了几分悲凉的气息,他抬头看了看月色,月亮也快圆了,想到这些年数次进出太原,觉得和这座城市缘分也算深厚。 天气变冷这些对西北社稷军是好事,西北的儿郎们大多数是耐冷不耐热,到了冬季正好打几个硬仗,届时拿下太原则是在中原彻底的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再下了河北山东,还愁不能入主京城? 届时和北疆军来一个南北夹击,届时逼着许康乾退位,希望他识相点,来一个君王死社稷。 花折打算过了九月十五就潜回到郑州去,毕竟太原是朝廷的地盘,他即使再隐匿行径深居简出可能也有危险,他出来时间不短了,也思念许康轶了。 在临行前的这两天,他打算去太原私设的地下粮仓去看一看,地下粮仓的入口就选择在了他在太原市中心街上的绸缎商铺仓库下面,毗邻着护城河,闹中取静,仓储运输方便还容易掩人耳目。 打仗除了打兵,就是打粮,粮草万万马虎不得。 * 郑州的秋意也正浓,天空湛蓝,白云飘飘,满地金黄落叶,正是赏菊的季节,雁阵惊寒,一行行的大雁自天空结队鸣叫着飞过,每日清晨窗棂、树叶上俱已经结上清霜。 凌安之作战从来控制节奏,有张有弛,快的时候敌军跟不上,节奏慢的时候又让敌军摸不着头脑,和中原军虚虚实实的对峙了二十几天,貌似没有决战的打算。 天色已经打过了二更,许康轶和凌安之议了事之后便开始靠在椅背上,听元捷读取四方的消息。 知道主子看不清楚,元捷斗胆无声的挑着眼眉做个鬼脸嘻嘻笑,说主子最担心的事:“王爷,花公子刚才捎来密信,说太原已经事毕,后天就会秘密返程,一切顺利,让您不要担心他。” 许康轶听元捷声音中还大胆的有一丝戏谑,冷冷的撇了他一眼,不过心中确实有大石头落地之感:“顺利便好,元捷,你安排亲兵卫队,沿路悄悄接应他一下。” 近日军中一切正常,凌安之、裴星元等人所有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许康轶和凌安之把眼光放长远,一边补充兵源,一边安抚百姓;北疆军传来消息说最近招了一批新兵和甘州兵,还请了突厥的雇佣军,来日便能独当一面了。 许康轶今日忙完了手头的事,看三更天过的差不多了,吩咐元捷道:“你去把治疗眼睛的药端来吧。” 他也有些困了,坐在书案前,等药的空档,模模糊糊的支着额头闭目养神一会。 许是出兵以来太累了,闭上眼没多久便有身心俱疲之感,好像迷迷糊糊中出了门去,又走在了大街上。 幸亏今日天上一弯明月,他戴着水晶镜貌似又看得清楚了,不过看大街上站岗的兵士穿的全是大楚官军的军服,并不是灰色或者土黄色社稷军的军服。 他感觉到有些诧异,后来在月色下细细分辨,发现这护城河和街景竟然是太原的景致。 他觉得奇怪,心想自己怎么到了太原,这可不是西北军的地盘,可能不安全,忍不住有些忐忑,不过看站岗这些士兵为人散漫,好像对晚上大街上行走的行人也不甚留意,他还稍稍觉得安全了些,正想着不要在外边乱晃,找个地方躲起来,却不想正对面碌碌的车轮声—— 他忍不住抬头看去,只见在中街的路中间,一辆由四匹黑马拉着的马车驾了过来,驾车的人穿着黑袍,翻着个大帽子任他怎么努力也看不到脸,他觉得有些心理发毛,不自觉的向马车的车厢方向看去。 却见这车厢里挨挨擦擦的全是人,这些人各个面容木讷,一丝表情也无,坐在车厢最外边的人竟然是陪在花折身边的代雪渊。 第226章 月明星有泪 许康轶忍不住抬头看去, 只见在中街的路中间,一辆由四匹黑马拉着的马车驾了过来,驾车的人穿着黑袍,翻着个大帽子任他怎么努力也看不到脸, 他觉得有些心理发毛,不自觉的向马车的车厢方向看去。 却见这车厢里挨挨擦擦的全是人, 这些人各个面容木讷, 一丝表情也无,坐在车厢最外边的人竟然是代雪渊。 他心下一惊,心想代雪渊不是和花折在一起吗?怎么跑到这个马车上来了,还像不认识他似的。 正在此时, 马车从他身边轱辘辘的驶过, 赶车的车夫冲着路边让人听着发毛地喊了一声:“还有一位怎么没上啊?” 许康轶听着此车夫的声音像是叫魂似的,觉得不详, 忍不住向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方向多看了两眼。 这一看却吓得胆寒发竖, 他发现花折竟然也在路边,一身月白色衣服, 如同没看到他似的伸手拉住车厢壁上了马车。 他当即顾不得会引人注意,用花折听得到的声音连喊了三声:“铭卓,铭卓,铭卓!” 花折像没听到似的。 他心下惊骇, 觉得花折好像被人牵着走一般,放大了音量:“铭卓,回头, 我是康轶!” 却见花折头也没回,脸色木然的直接钻进了车厢。 他当即转身快步跟上马车,想把花折从车上拽下来,问问他稀里糊涂的上别人马车做什么,却不想这马车越赶越快,以他的身手竟然也赶不上,他好不容易快追到车尾,这马车却进了护城河边上的一座院子,之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