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局(出书版)_第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3/6页)

会将许多山果摘下储存到崖壁洞穴的石池中。时间一长,各种山果便自然发酵酿成酒水。此酒水甘甜香醇无比,人称猴儿酒。蜀民为了偷到猴儿酒,就让一些人进入猴群地盘,去往猴群摘取食物的林子假装砍树,这就会激怒猴子与人争斗。争斗的人越往林子深处去,猴子越会紧追不舍,意图是将人赶出林子。等猴子远离了窝穴,其他人就可以攀下石崖偷取猴儿酒。
  也就在距离上一场大战快一个月的时候,柴荣确定了下一步攻破双宝山的计策。而这计策是结合了“游龙拖袍”和“诱猴偷酒”的精妙所在。
  具体操作这是这样的,先用一千人的快骑队悄悄往通道中前进,等被对方发现后,立刻以最快速度往里冲。山上的任何阻截都不要反击,只管往前。当遇到阻碍实在冲不过去了,便下马往两边崖坡上攻杀。这一千轻骑是计划的第一步,他们其实是诱饵、是死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敢死队。
  因为有了这一千死士的冒死突破,正常情况下两边崖顶上的辽国守兵会先将滚木礌石砸下,然后还会对没能全部砸死仍在继续往前冲的快骑队进行追击射杀。而当死士冲到过不去的位置,下马往崖坡顶上攻杀时,两边崖顶的辽国守兵肯定会朝他们攻杀的位置聚集增援,坚决阻止他们登顶。
  此时防守辽军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前段崖顶上的辽兵攻杀快骑队,已然是将滚木礌石用光。而继续追击射杀和往后面聚集增援又会导致前面防守段上的人数剧减。在既没有及时补充防守器物,又没有足够人力坚守原有位置的情况下,快骑队后面掩身潜行的周军短靠小刀队会立刻使用登山器具快速抢登崖顶,占住这些防守空缺的地段,然后沿两边崖顶对防守的辽军进行攻击。这是计划的第二步。
  计划的第三步是在崖顶上进行争夺战时,一边继续让步弓手和铁甲大刀队从防守空缺处登山,支援小刀队。一边遣铁骑队以铁牛撞城车开路,冲过谷道。到了另一边立刻以车为营,构成防御,掩护周军大部通过谷道。等人马达到一定数量后,再集阵对辽军设围的人马进行反击。
  按兵不血刃便可克敌为上策的说法,这不是一个绝妙的计划。因为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因为周军的伤亡会非常惨重,甚至比辽军还多。但相比之下,目前为止这是个成功几率最高的计划,而且是个不需要太多准备就可以实施的计划,可以用最短时间冲过双宝山直扑幽州城,不给辽军喘息的机会。
  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没人会提出异议。各营将官立刻按部就班进行准备,五天后,兵马就已经全部安排妥当,意图也交代清楚。又过了两天,需要的武器、工具也都齐备。柴荣收到各营准备妥当的汇报后当即下令,第二天五更时实施攻击计划,势必一举夺下双宝山。
  可计划总没有变化来得快,越是迫切、越是成功在即的事情,发生变故的几率往往也最多。周军第二天攻占双宝山的计划也是一样,变故出现在前一天日头还未完全落下山的时候。
  当时柴荣带着李重进、呼延穆等一众将军、谋士正在兵营中再次检查各项准备,忽然远远听到营门瞭塔上警钟长鸣。他们赶紧上马赶到营门口,却发现来的小队人马是大周西北道粮饷都监李晏和他的护卫队。
  李晏带来的是个坏消息,他此番回去筹集督运粮草,结果在就近的几个州府都未能筹到。这些州府最近不但官库没有南来粮食入库,而且市面上也粮食紧缺,百姓纷纷抢购储存。因此近半个月里粮食的价格疯涨,同时上涨的还有茶价、肉价、丝绸价,盐价、铜铁价三司专管,虽然未曾上涨,但市面上根本无货。后据驿站报传,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南唐增加过境货物税金。吴越、南唐的粮盐都不北运了,因为过境税金加收之后贩卖粮盐便无利可图。大周的粮食平时自给自足绝没有问题,但遇到这样的征战,不但需要本国以往的储存,而且还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现在不但是没得买了,而且本国还出现抢购储存的现象,那大军所需的粮草便无从筹集了。
  粮草供应不上,那么双宝山攻占下来便没有任何意义。此处没有城防居民,就算缴获了辽兵的粮草也只够维持周军几日。而过了双宝山便是金沙滩,金沙滩的名字虽然好听,其实就是一片沙漠。辽人一般是用大量牛马背负用水过沙漠,水可饮用,牛马屠宰之后便是食物。周军不可能像辽人一样赶着大批牲口出征,必须是要携带大量粮草和水才能过去。虽然金沙滩这个沙漠范围不算太大,以现在军中尚存的粮草应该可以走过沙漠。但过去之后如果不能将幽州一举拿下,或者在过沙漠时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的话,就好比上一次的沙尘暴吧,那么携带的粮草和水就不够用了,到时不用辽军攻杀,干渴和饥饿就会让周军全军覆没。
  柴荣正为粮草的事情郁闷,忽然又有南疆急报。呈上来后柴荣一看不禁大怒,原来蜀国兵马突出西川道,带着大量粮草往秦、成、阶、凤四州集结,大有图谋中原之势。这四州原为中原范围,契丹灭后晋时,蜀国趁机攻占。大周始终将这四州当成心腹之患,因为借助这四州为落脚点,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