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9章 两个办法 (第1/2页)
沈晨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巴之不得李治等不及,然后加大力度,前提条件是他只要愿意支持就行了。 “当然可以!”沈晨面上假装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才点点头。 李治大喜过望,“那要如何做?” “首先,把防沙治理纳入当地的政治考核,这个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坎,只有加上朝廷的命令,官员才会把这件事情当做必须要做的事,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可不会产业厌恶心理。” 李治点点头,他知道这个是必备的条件,毕竟,换做是他,也不会特意去做不需要一定做的事情,就如同他刚才的逆反心态一样。 “当然了,这对于当地的官员来说并不算公平,久而久之,会把官员们的热情消磨掉,也会促使外派过去的官员避之如虎,甚至被当做发配之地,让防沙工程成为一种罪孽。” “是的!”李治再一次被沈晨前瞻性的心里揣摩感到震撼,这些心理情况看起来影响不大,而且会是很长时间后才会出现的问题,但一旦出现就会变成雪崩式的灾难,很容易形成既定观念,认为去了那里就是受罪,那就很惨了。 就像岭南道、剑南道和安西都护府给官员们的印象一样,尽管现在大唐已经对几个地方做了许许多多的开发,那里和十年前相比一斤是天壤之别,从长安去的驰道也相继开通,但是,人们提起岭南道依旧是发配充军的地方,提起剑南道仍然是驻守边关,提起安西都护府仍然是开疆拓土的战乱之地。 加入对三北防护林的开发让官员们产生就是去受罪,而不是去升官发财,那么,就一定会出现抵制的情况出现。 “那应该如何解决?”李治虚心地问道。 沈晨道:“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植树造林当成一种奖励,规定,每年新开拓多少公顷的树林,并且去年的成活率在多少等等,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奖励还要需要从两方面下手,一个是对当地的开发,比如帮他们修建一条道路,或者帮他们建造一个牲畜养殖场等,另一个方面则是对官员个人的奖励,具体负责人奖励多少财帛,或者举荐某人进入朝廷的名额等等,其他人也有相应的钱粮奖赏,力度还要大,如此一来,官员们不仅不会觉得去了那边就是累赘,反而还会为了相关的东西巴之不得被调过去。” “妙啊!”李治哈哈大笑,他实在没想到,沈晨拿出来的办法竟然如此直接,又如此深入人心,就连他听着都觉得到了那里为官不会是坏事,更何况是下层官吏们,与其在长安城里做着百无聊赖,一辈子也混不出头的事情,还不如去拼一把,再不济也是一方主官,能混个风光。 “除了政策上的办法呢?老师定然还有别的办法可言。” 李治期望地看着沈晨,他很想把沈晨的脑子掏出来看看,为何他能把在他看来形如受罪一样的事情变成连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