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做考官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节 (第4/4页)

好在有朱熹这等专门治学的大佬坐镇,让其他人也无话可说。
  而王久良作为《大宋朝闻报》的京东路特派员,配合着裴文卓做起宣传工作来,简直如鱼得水。裴王两家的案子杀了一回世家的气焰,到黄河五鬼正式公审的时候,更是引得全城轰动。
  经过前几日的酝酿,从一开始无人敢告,到后来状纸如云,那些投告五鬼的罪状罄竹难书,堆起来都能把他们五人给埋了。
  经过裴文卓的挑拣,排除了其中一些跟风浑水摸鱼,想要试探能否得到赔偿的讼棍,其他大部分能找到苦主的,都安排在公审前排候审,他原本想请方靖远亲自出面主持公审,让济南府的百姓也都认识一下这位未来京东路的头号人物,方靖远却不愿出这个风头,更不想被岳璃盯着在重重保护下抛头露面。
  这种人多眼杂的环境下,若是真有刺客前来捣乱,就算伤不了他,引起混乱万一造成拥挤踩踏,殃及在场的百姓,对他而言同样是一场灾难。
  于是这公审的差事就落在了林世文和裴文卓两人头上。
  济南府的人就算不认得林世文,也大多认得和知道裴文卓,看着他跟林推官在高台上审讯黄河五鬼时的气势,都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毕竟这是出自他们身边的“自己人”,能得到大宋如此重用,显然如今的大宋官员并未将他们视为“外人”,能够给予同等的权利和地位,而不似在金人统治下永远低人一等,任人宰割般活得一日算一日。
  安定民心和振奋士气,一举两得。
  其实方靖远也在场,只是没去公审的高台上就坐,而是在对面的一家酒楼上包下了三层的雅间,隔窗遥望,随时都有人来向他禀报公审的进度,丝毫不耽误他继续办公和享受鲁菜的美味。
  霍千钧却是有些不理解,为何将如此出风头的机会给了别人。
  方靖远斜乜了他一眼,说道:“我还需要出这个风头吗?以后真正面对百姓的治民官是他们,自然当由他们在人前树立威信,让百姓信服,才能更好地施政治事。如若不然,以后但凡有个什么案子,那些百姓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手段,一个个若是都越级来找我告状,我接是不接?”
  接了,有违大宋律例,同样得打回原籍县府审案,到时候反倒会引起更多是非,直接影响案情进度和判决结果。
  不接,那就会被百姓唾骂,从上到下的官员都会跟着背黑锅,而百姓无处伸冤,会不会走上绝路也很难说。
  “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才是为官之道。”
  方靖远说道:“裴文卓在刑律断案一道,其实远胜于我,这次也是给他机会,以后若是他能在会试中取得好成绩,前途不可限量。北地的百姓看到他这个榜样,想必会有更多的学子前来投奔,效力于大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霍千钧却有些不满地说道:“可这人行事教条死板,一板一眼的,居然还准许黄河五鬼以银钱赎罪,引起公愤,很多人就等着看他今日公审的结果,若是真的放了五鬼,怕是还要引起乱子呢!”
  “放是不可能放的,不信你等着瞧。”
  “可他当时可是当众答应只要吊死鬼他们交出私藏的银钱,便可以以此赎刑,难道他还能出尔反尔?就算是对这些该死的贼囚用计,这般言而无信,就不怕人说他的是非?朝中那些御史,可是没事就逮着这些事告状,若是坏了名声,以后可要影响他的仕途呢!”
  霍千钧在钧容直混了两年,虽说交往的大多是城中纨绔,可对官场的那些明里暗里的规矩都门清,难得提醒方靖远一回,却见他压根没放在心上,不禁有些怀疑他对这位得力助手是不是真的看重了。
  “你真打算就么放着不管?不怕他自毁前途?”
  “你太小看他了!”方靖远正好看到岳璃回来,一脸古怪之极的神色,便随口问道:“你也去看他们公审了?出结果了吗?”
  岳璃刚点点头,霍千钧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怎样怎样?裴文卓最后怎么给黄河五鬼定罪的?他们有没有交钱赎刑期?他准了吗?”
  “交钱了,也准了。”岳璃神色还有些恍惚,像是看到了某些不可思议之事。
  “真是岂有此理!”霍千钧倒吸了口气,愤慨地说道:“以黄河五鬼犯下的累累血案,罪大恶极,怎能用钱来赎刑呢!这种恶人,就是千刀万剐都不未过,裴文卓居然就这么轻易地把他们放了……”
  “谁说把他们放了?”岳璃摇摇头,“没放。”
  “没放?”霍千钧一怔,“那你刚才说裴文卓准许他们赎刑了?”
  “是啊!按照大宋律例,可以以铜赎笞、杖、徒、流刑。”岳璃回想着当时裴文卓当众念出黄河五鬼所犯下的罪行,以及对应的刑罚时,脸上的表情愈发的古怪起来,“一斤铜可赎笞仗十下之刑,那位裴押司就逐条陈述黄河五鬼所犯之罪,上至杀人越货,奸淫掳掠,贩卖人口等等,下至偷鸡摸狗,伪造文书,拖欠税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