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_第1章 去通南度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去通南度假 (第2/4页)

你是……”严立煌疑惑起来,想不起林泉这人是谁。
  “林教授不是说收过一名弟子,不愿读省立研究生的那个?”戴明在旁边提醒严立煌。
  “哦……”严立煌想了起来,笑盈盈的看着林泉:“年轻人有志气,省立的研究生不读也罢,不过林琴南肚子还是有货的。他要招研究生,我带的研究生都要改旗易帜,特别是陆伯渊的女儿到他门下,我的研究生整体嚷着要跟他们联合研究,我就不明白,一个是做基础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是新能源领域,有什么好联合研究的?”
  林泉想到陆一蔓风情万种,迷倒整个研究生院的情形。
  戴明伸过来跟林泉握手,笑道:“我算是你省立的师兄,现在,在西伏博士后工作站做研究。”
  马占山说道:“通南唯一的一家博士后工作站,静海也只有三家,严教授的学生,每年都要到这里实习半年以上,协助西伏太阳能公司继续研究,加上工作站招进来的七八名硕士、本科生,研发队伍很强大。”
  “强大个屁!”严立煌冷不丁暴出一句粗口。吓了林泉一大跳,怔怔地看着省立地名教授,严立煌可不管马占山的脸色有多尴尬,“当初承诺每年投入一千万的研究费用,如今连台精微切片机都没有,我的学生做一个切膜实验,要来回捣腾三四个地方。西伏太阳能公司计划去年投产。现在呢,妈主任,计划什么时候关门?”
  赵增不说话,看着林泉,林泉也不说话,八千万投下去,三年不能投产,说明里面的问题很严重。
  不说话那就只有参观了,最后众人来到整洁如新的工程技术中心,这里的实验还算得上满当。可是高精微一起一台也没有,都是林泉高中上实验课时就能看到地常规仪器。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西伏博士后工作站还能连续出几篇在光伏新年能源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论文、专利,可以说是严立煌与戴明苦心经营地结果。
  提到这两年的研究成果,马占山还是相当自豪的,说道:“太阳能产品90%左右是以晶硅电池技术为主,传统晶硅光伏电池的上游原料主要依靠半导体工业的边角废料和剩余产能。近年光伏产业的持续告诉增长以及半导体工业开始逐渐复苏导致了上游硅料的供应紧张,硅料地供应紧张带来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上升,并影响了相当部分太阳能电池产能的释放。当然也促使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努力开发高效率和低硅耗的晶硅电池技术,严教授、戴博士两年来做的研究,可是不比小日本差。”
  太阳能发电技术,也称光伏发电,日本是太阳能电池最大的制造地。三洋电机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
  赵增看着林泉,说道:“想必你对这个产业不陌生?”
  星湖地产与天星湖开发出来的高级公寓部分采用了光伏(太阳能)技术。南港新城中心广场区域的路灯与庭院照明也都采用光伏发电系统。
  林泉点点头,说道:“有一些了解,不过比不上在座的各位专家。国际上,光伏发电好象已经完成了初期开发和示范阶段,现在正在向大批量生产和规模应用发展,从最早作为小功率电源发展到现在作为公共电力的并网发电,应用范围应该遍及几乎所有地用电领域。国内缺乏政策似的扶持,情况似乎很不乐观……”
  “你搞经济的,对新能源领域倒是很了解。”严立煌说道,“光伏应用市场,以光伏集成建筑为核心地光伏屋顶并网发电市场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只有可怜地4%,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1.3%。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世界的1.5%。我国现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不及世界其它地区平均生产能力的1/10。我国平均电池效率在10%到13%之间,只相当于日德先进的技术60——70%。光伏领域的新能源研究与生产主要还需要国家政策投入,没有到大规模商业发展的阶段,德国国家电力部门正在制订大规模的国家补贴政策。我国有七千万人生活在没电的环境里,有60%的县严重缺电,只要国家政策支持,建立光伏与风力并联发电体系,市场也会极快的培育起来。”
  戴明说道:“严老师有生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