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回锅肉开始_第266章 得与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6章 得与失 (第2/3页)

青《爱在西元前》入围了。
  “这一届入围的太精彩了,我要是评委,我根本没法选择。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好了。”
  颁奖人a-lin(黄丽玲)用开玩笑的语气道:“叶青的《爱在西元前》我第一次听到,才感觉音乐还能这么做,这种创新的发音等等我都从没有听过,但到现在这种唱法已经成为潮流;
  而是艾怡良的《foreveryoung》歌词里情绪那么地复杂和浓烈,但作曲和演唱却那么清淡,真是难以选择...”
  台下的人不由得一阵暗笑,你说随便举例,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今年最佳作曲人最大的两个热门。
  前者非常有开创性,但金曲奖是以旋律、和声进行作为“最佳作曲”的绝对评判标准;
  后者,带着人生的跌宕起伏,旋律细腻温柔,真的好听,如果是以前就肯定拿了。
  但是今年不一定。
  因为《爱在西元前》就算多不符合评委的审美,只要它能入围,至少在内地媒体心里:
  它也依旧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我们来看,得奖的是谁,据说评委为这一次的最佳作曲奖来回吵了二十来分钟,才最终开启第三轮,然后艰难决定。
  我想这对于最后无论是谁获奖,对于这的的作曲人来说都已经是极大地肯定了。所以获得最佳作曲人奖的是...”
  a-lin自己都有点好奇,打开道:
  “哇哦!恭喜叶青!”
  “哗~”
  台下一阵喧嚣,这个结果,其实有点出乎意料。因为按照金曲奖的惯性,这样的“节奏”主打的歌曲,从未拿下过任何一届的最佳作曲奖。
  三十年来,无一例外。
  何况艾怡良这支单曲确实非常不错,她的媒体呼声和评价,与叶青比甚至还可能还高一点:别忘了,她还是湾湾人。
  所以这个奖项公布,也不能说是今晚第一个爆冷,但至少是众人意料之外的。
  而叶青第二次上台,确实也不自觉有点小开心:“谢谢,很惊喜能收获这个奖,我本来没有抱那么大期望的。”
  “但是拿了这个奖,还说一些惭愧之类的话,未免显得有点虚假的客套....”
  “哈哈哈!”
  全场响起了笑声,叶青也就不多客气,直接道:“所以我就不多说了,再次谢谢评审团,谢谢大家。”
  ...
  “拿到了!”第二个奖了!
  守着观看直播的内地媒体直接欢呼起来。
  他们本来也以为这个奖,叶青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拿到,结果居然拿下了?
  不会吧...
  这种感觉就很奇妙,因为你知道当时《爱在西元前》发行的时候,音乐媒体疯狂好评,但对于很多普通人和普通媒体来说,总觉得叶青好像唱歌唱得不清楚一样...
  就好像总觉得《花海》叶青唱破音。
  实际上那是海岛唱腔。
  《爱在西元前》这首歌给人的感觉也差不多,听专业媒体点评感觉就是似乎很厉害,但是自身对它的厉害之处没有那么强的认知。
  但这会有了个奖...
  顿时感觉自己一下子觉得这歌确实相当可取,相当的有特别呢,用这样的题材都能拿...
  “都感觉不像是金曲奖了...”
  编辑一边找出事先写好的稿子,一边忍不住还是核对了一下,才点击发送——叶青的每个奖,他们都写了获奖通稿,但有些是重点,有些是放在次要地位。
  金曲奖提名已经公布了一个多月了,早有媒体分析比对了获奖可能性。叶青《爱在西元前》入围,而不是别的歌,很多媒体都以为是金曲奖要卡他的奖项。
  结果没想到居然拿了?
  其实他们更花精力写的,是叶青没拿奖,为他鸣不平的稿子。
  好可惜...
  “没事!艾怡良也有人支持的,改一下,也可以发出去,刚好这会陈杉妮在发言!”
  她要颁发评审团奖,然后还有接下来的是原住民的奖、台语奖,以及一段表演,嘉宾里面有she,孙燕姿,不过都还好,奖项是重点。
  所以有很长一段的空隙。
  好吧,这就是自媒体编辑的苦逼。
  不过无论怎么样,热度肯定是要吃到最大的。拿奖了,就恭喜;没拿奖,就鸣不平,叶青这次鸣不平的稿子他们写得极为精彩——不发出去,编辑自己都觉得有点可惜。
  但很多东西还是要大改了,忙活起来吧。
  其他人则迎来了很长一段的休息:因为这些奖项加起来,中间这一段是很长的。
  不过随着消息发出去,网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