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1/2页)
钱米寿也要跟着去。 钱佩英及时抓住娃,进屋给取了皮帽子,扣米寿脑袋上。 皮子就是老隋给的带颜色的边边角角,昨晚睡前加今早点煤油灯,才赶制出来的小皮帽,几个颜色一拼,戴米寿脑袋上。 钱佩英扑哧一下就笑出了声。 米寿戴上几色小皮帽,歪歪头,还美呢,觉得今儿个,自己是从心里往外的透着那个美。 而被小娃子们心心念念惦记的胖丫姐姐,眼下已经到了童谣镇。 这是马老太,头回白日来到很是热闹的童谣镇。 她以为,到了地方,就应该是这样式的: “鼓捣蛋糕,鼓捣蛋糕,卖鼓捣蛋糕来,”从城门就要开始叫卖。 而且老太太都想好了,小孙女年纪小,面嫩,不一定好意思叫卖。 喊鼓捣蛋糕的重任,理应由她来。 然后遇到问多少文的,说她卖八文一块太贵的,她也想好台词了: “贵吗?大妹子,不贵,不信我给你掰块边角,你尝尝。 那香糯的,都恨不得吞掉舌头。 晓得我们这里放的啥不?糖,白花花的糖,你去打听打听那糖多贵。 牛奶,你知道俺家买牛花多少银两不? 你晓得就这一小块,鸡蛋放了多少个不? 你怎还能说贵呢,就这些样,你算算俺得花了多少银钱。” 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式的: “来两碗素面,四个肉包子,”围着粉色小碎花头巾的宋茯苓,规规矩矩坐在小摊前点餐道。 点餐完,一扬下巴:“奶,给钱。” 马老太皱着一张脸:“胖丫呀?” 胖丫振振有词:“奶,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可咱俩还没吃饭呢,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天这么冷,不吃饱了肚里没食,哪有力气卖吃食。” 马老太:好好好,抓紧吃,从裤腰处,无奈地小心翼翼背过身取银钱。太贵了,在这里吃饭太贵了,早知道,她今早起来在家给孙女做饭好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更 “奶,四个肉包子,咱俩一人俩,你这是干嘛?” “我吃饱了,你都吃了吧,听话,”马老太非说自个吃饱了,还夸张地说,一碗素面就吃的她肚里涨的慌,饱的不能再饱,再一个,她不是还咬蛋糕了吗? 宋茯苓不干,放下筷子。 咬那么两口蛋糕,那能算吃了?那叫尝了尝。 而且今早赶路,她要背筐,奶奶非说,不沉,别折腾了,这蛋糕太软和,别给折腾散了架,楞是不让她背,自个背了一路。 “不行,你要不吃这俩包子,我也不吃,咱俩就看着放凉吧。” “你这?”马老太无奈,好好好,重新拿起筷子。 接下来,马老太寻思吃饱喝足了,该干正事了吧? 她还挺高兴呢,小孙女跟她爹来这里卖过松子,就是不一样。 左拐右拐的,哪都知道。 这要是让她来,真得俩眼一摸黑。 尤其是,孙女带的路,越往里面走,越热闹。唉呀,这是要找市集,站哪里卖吧? 然而,宋茯苓走着走着忽然停下,看了看左手路边药堂的牌匾,不太确定,又凑近探头往里望了望,就走了进去。 “嗳?嗳?这孩子。”马老太没招,只能跟进去。 宋茯苓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坐堂大夫,您这有治头虱的吗? “咳咳咳咳,”马老太才赶过来,就让自个的口水呛咳嗽上了。 坐堂大夫说有啊,示意小二给拿。 小二完全不顾马老太的咳嗽声,嘴皮子很溜边拿边介绍道: 我们这药效才好呢,晓得都是谁来买吗?全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还是大丫鬟那种。 咱县太爷知道吗?她家的大丫鬟都来买过。直接一抹头皮就行,包五日内就治好。这里面有甘油,还有一味药是苦楝树树根皮,专杀虫的。 宋茯苓问怎么卖的? 五吊钱。 “咳咳咳咳咳,”马老太才咳嗽完,又被呛着了。 半两银,就为了一个虫子,孙女疯了,小孙女疯了。 药堂门外,马老太气的脸都红了: “不是说,抹油吗?真的,胖丫,奶认了,几十文一斤的油,你要是非得折腾让我败家抹头皮,我认了。最起码一斤油只抹头皮能抹挺久,奶听你的,中不中?咱抓紧把这蛋糕弄出去,我今个就咬咬牙买,你可别再日日惦记那点头虱的事了。” 嗳呦天老爷,她都要服死了。 “可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