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过一生 (第2/3页)
一幅妙景。观者无不欢呼喝彩。 吐蕃演毕,我大唐也要展示文化昌明,亦表欢迎之意。帝后公主近臣等,便一同联句赋诗。此事也非一二次了,婉儿候着李显发旨点名录序——皇帝领诗是惯例,今日皇后在列,自然首续。尔后是长宁、安乐、太平三位公主、温王李重茂、昭容上官婉儿、吏部侍郎崔湜……李显犹豫一会儿,又点了数人。最后吐蕃来使也请授笔,李显大喜,即命联句,十四人已足。 这边刚点完,婉儿已经封了诗笺,将写好的句子分发与帝后、长宁安乐四人。这也是许久的惯例了,李显看这一句,龙颜大悦,吟道:大明御宇临万方。 何等气魄,我大唐皇帝君临天下,统治万方! 随后韦后开了诗笺,脸色微微黯了一下,联上:顾惭内政翊陶唐。虽然作诗不算好手,韦后好歹是名门闺秀,诗句意思还是懂得的:陶唐是三皇五帝中尧的代称,借指皇帝李显,“翊”为辅佐之意。这句可好,刚夸完皇帝统治四海,就说皇后没有辅佐好皇帝,“顾惭内政”。此话若自己说来是自谦,一个昭容如此,胆子还真不小呢。她瞥过去一眼,婉儿却不看她。 长宁公主联句:鸾鸣凤舞向平阳。虽说唐朝有位平阳公主,此处指的却是汉平阳侯之妻信阳公主。长宁作为李显的嫡长女,以汉景帝长女的平阳自居,拍皇帝马屁拍的恰如其分。加之前些日子,长宁驸马在马球赛中进了数球,居功至伟。今日驸马也在席上,“鸾鸣凤舞”恩爱和睦,也是极好的。 安乐开了诗笺,扫视一遍,读到:“秦楼鲁馆沐恩光。”秦楼为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吹箫引凤;鲁馆则是贵族女子出嫁时,外住的豪华馆舍。一个关于娘家,一个涉及婆家,都是豪宅的代称。表面说安乐豪宅遍地,感谢皇恩浩荡,内里却又含着荒淫奢侈的讥讽。好在,她并不很能看得出来。 写诗不算什么,难得的是每句对应上身份,写到后边文气不断,文采愈新。又兼冷嘲热讽,让韦后安乐有苦却不能言、不会言。太平听着便笑,暗道婉儿真乃奇才,片刻分神,直直轮到了自己才发觉。匆忙联句:无心为子辄求郎。 这句“为子求郎”的典尤为贴切——当年馆陶公主作为汉明帝的长姐,也是长公主的身份。某次为子求官,明帝不许,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受其殃,是以难之。[r4] 她这一生走到现在,仍是退避多,求进少。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却并不喜爱这名利场。好不容易懂得用权力保护自己,却又始终不明白,只有站在权力之巅,才能真正拯救自己。 温王重茂接上句:雄才七步谢陈王。倒也没什么,只是说自己有愧,并无先贤曹子建的才华。冥冥中,却有种天定:曹植作为魏武帝爱子,差一点成为储君,却不幸被贬出京都,郁郁而终。而他呢,坐上皇帝宝座两个月,就被刚在联句的太平拉下来。三年后,为新皇李隆基所害,不明不白卒于驻地。 而后是婉儿:当熊让辇愧前芳。太平吃了一惊,望向婉儿,却见她脸色波澜不惊。这句的用典有些血腥了:汉元帝赏玩野物时,一头熊爬出栅栏,欲往观礼台而来。四周嫔妃落荒而逃,只有一位冯婕妤迎着熊走过去,挡在皇帝面前。 她是要……她是要做什么呢?这只熊,会伤到她么? 太平有些担忧了。她悄悄坐到婉儿身边,掐了掐腿肉。婉儿微微一动,扭头看她,眼中竟有些愠怒。这也是从前不曾有过的,太平有些委屈,却莫名更想黏她。好像……好像有什么即将失去了一般…… 柏梁诗连毕,筵席也散了。婉儿没有叫她,兀自退了出去。太平就跟在后面,不远不近。直到快到车驾等候处,婉儿终于回身看她:“公主要一块儿回去么?” “去哪里?” “西市。公主的宅邸在那边,臣的居所也在附近。” “那到底去谁家?”她有些痴痴的,脑筋也转不过来。 婉儿一下被问懵了:“当然是各自回家。” 太平